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安徽大学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与办学积淀,锚定“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”战略目标,以数智技术为笔,以服务情怀为墨,深化高质量教学改革,提升服务型队伍建设能力,拓展多元化办学结构,积极推动终身教育、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。
数智赋能 搭建终身学习 “云桥梁”
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大数据、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,大力发展在线教育,探索“互联网+”新模式,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,通过线上线下、自主集中等方式的有机结合,让学习成为“主动生长”的过程。
依托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,157门优质线上课程全天候绽放智慧光芒,每年11000分钟的课程更新频率,让知识活水永不干涸。学院与安徽师范大学、安徽建筑大学等省内多所高校缔结“资源共享联盟”,百门精品课程跨校流通,形成“共建共享、美美与共”的教育资源共同体,使江淮学子共享知识暖阳。
以心传心 编织师生服务“连心网”
“热心、真心、耐心、细心”是学院工作人员的服务准则。学院为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,形成“班主任—班长—组长—组员”的组织模式,将分散学生串联为互助成长共同体。
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学院沟通的桥梁,不仅通过教学管理平台督促学习,对未上线学生进行一对一通知,更在生活方面悉心关怀。
学院将继续教育学生与全日制学生“同等对待”。举办开学典礼、毕业典礼彰显仪式感,激发学习热情;为学生办理校园卡、学生证,共享校内资源。“这种仪式感让我觉得,无论多大年纪,学校永远敞开大门欢迎求学者。”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25级学生邵慧慧说。
深耕细作 筑牢教学质量“生命线”
学院以“质量立院”为根本,积淀出熠熠生辉的育人口碑,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等荣誉,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基地资质。
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。2018年以来,学院共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2项,其中两项成果分别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、二等奖。
在人才培养“供给侧”方面,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将招生专业从2019年的26个优化至2025年的9个,校外教学点精简至3个。2025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,助力学生突破专业局限,提升数字素养与智能技术应用能力。
融合共生 赋能区域发展“新动能”
学院依托学校学科资源,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,开展党政干部、企业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,年培训10000人次左右。在人社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遴选中,获批十大门类中的六个培训方向,为安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技术技能人才。
学院与定点帮扶的阜南县开展教育系统财务培训班、乡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,形成“培养一人、带动一域”的辐射效应。同时,学院积极推进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项目,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学历提升通道,构建“人才蓄水池”,推动全社会人力资本持续增值。
新时代新征程,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,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,让优质教育资源普惠更多群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