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一片落叶的及时清运,到一个果皮箱的细致消杀;从一处路名牌的清晰更换,到一条背街小巷的油烟整治;从绿地深处的死角清理,到保洁装备的更新换代,合肥经开区正着眼于市民最关切、感知最直接的“关键小事”,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,努力为市民打造“管理无缝隙、服务零距离”的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。
精细呵护“城市绿肺”。针对市民反映的道路落叶增多现象,经开区迅速响应。树木落叶本是其减少水分蒸腾的正常现象,但堆积的落叶不仅影响树木自身健康,滋生细菌害虫,更潜藏火灾隐患。对此,环卫工人加强循环清理,将落叶集中装袋,运至废弃物处理场进行无害化生物处理,最终转化为土壤肥料。与此同时,环卫工人科学安排作业时间,避开酷热时段,全力以赴开展树木循环浇水,力保城市绿意盎然。
精细不止于绿,更延伸至细微之处。除了绿化养护,公共设施的卫生安全同样备受重视。在莲花路与丹霞路交口,环卫工人手持喷壶,对道路两侧的果皮箱进行细致消杀。目前,全区2000多个新型分类果皮箱均已纳入常态化消毒作业范畴,尤其在人流密集区域,更增加了消杀频次。所用消毒药剂对环境无害,作业时环卫工人也会友善提醒路人短暂避让,细节之中体现管理温度。
清晰标识,安全同行。为提升道路指引清晰度与出行安全性,经开区着重对问题路名牌和交通标牌进行排查整改。在卧云路与汤口路交口,路政人员利用低峰期,为老化褪色的路名牌换上了美观耐用的新贴膜;在石门路与松谷路交口,数字脱落的距离标牌也得到及时修复。此外,城市管理部门还在部分路口新增了非机动车分道牌、警示柱及警示灯等安全设施,有效保障交通标识的准确清晰。
聚焦“时”“空”难点,强力整治扰民顽疾。针对占道经营和油烟扰民这两大城市管理痛点,经开区推行错时、延时管理。新港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城市管理部门,强化管理薄弱时段的巡查力度。执法人员在肥光路等地发现,临近住宅的流动摊点因现场加热导致油烟弥漫,被责令立即停止经营;对于夜间节约成本关闭净化设备的餐饮店,执法人员通过晚间突击检查予以纠正,责令整改到位,力求实现“管理无缝隙”。
深度“体检”,还原绿地本色。在覆盖日常保洁的基础上,经开区近期集中开展了绿地垃圾“深度清理”专项行动。巡查发现,繁华大道与杭埠路交口、佛掌路企业围墙边等区域的绿地深处存在卫生死角,泡沫饭盒、旧衣服乃至腐烂垃圾被丢弃在灌木丛中,部分植被因此枯萎。环卫工人深入清理,绿化工人松土追肥,努力恢复绿地生机。
科技赋能,提效提质。精细化管理的深度与广度,离不开设备保障的升级。近期,经开区引入一批小型新能源环卫装备。在雄安大道、长岗公园等地,工人操作灵巧的电动冲洗车,可轻松清除人行道顽固灰沙带,使用静音的电动扫路机,能灵活吸取烟头、落叶等杂物。这些设备有效解决了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窄小空间的难题,以无噪音、零排放的优势,助力实现更精细、更彻底的深度保洁。(李长龙)